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成果 > 专题研究
金昌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7-06-26 浏览次数: 字号:[ ]

根据省政府研究室《关于开展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问题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就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市辖一县一区(永昌县、金川区),总面积88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9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9.09%。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2.1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248.6亿元,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8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亿元,增长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4元、12605元,分别增长8%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3.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以上。

(二)资源环境现状

1.水资源情况。我市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多年平均降雨量1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37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97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近10年全市地表水由多年平均5.003亿立方米减少至4.573亿立方米,减幅达8.6%。2016年全市用水总量为6.83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5.5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62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334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365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286.1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6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随着我市工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供需水矛盾将更加突出。经测算,在最大限度挖潜节水能力的前提下,到2020年将缺水0.67亿立方米,2030年将缺水1.54亿立方米。

2.土地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2015年变更调查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8927.68平方公里(1339.15万亩)。其中耕地188.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06%;林地209.35万亩,占15.63%;草地352.01万亩,占26.2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3.29万亩,占2.49%;交通运输用地11.07万亩,占0.83%;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34万亩,占2.04%;其他土地516.81万亩,占38.59%。

3.林业资源情况。至2015年底,全市林地面积360.58万亩(不包括山丹马场管理的西大河林区),比建市之初净增304.48万亩。按地类划分,有林地22.96万亩、灌木林地260.8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89万亩、疏林地0.53万亩、苗圃地0.31万亩、宜林地71万亩;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地348.89万亩、集体林地11.69万亩;按起源划分,天然林336.48万亩、人工林24.1万亩。全市纳入中央财政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178.79万亩,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林区51.84万亩,市区北部77.86万亩荒漠植被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4.光热资源情况。市境内地势开阔平坦,光照充足,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良好的电网接入条件,规划可开发光电资源总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规划光伏发电场5个。目前,全市共取得光电开发指标230.5万千瓦,开发建设光伏发电场3个,实现并网发电198万千瓦,建成并网分布式光伏电站1333千瓦。2013年建成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5.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我市划入保护区的面积为51.84万亩,且全部为试验区,林地面积21.73万亩(其中20.38万亩为天然林,1.35万亩为人工林)。林区沿山4个乡镇共有人口90054人,受气候、土地等因素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经营土地,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3元。市、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内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工作,至2016年底,保护区内东大河林区和大黄山林区累计完成荒山造林2.9万亩,封育28万亩,建设围栏123公里;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范围8.8万亩,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12.28万亩。

6.人口规模。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46.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46万人,乡村人口14.5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9.09%;永昌县人口23.61万人,金川区人口23.37万人。金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09-2020)将2020年市域人口规模测算为65-68万人。我市人口规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受水资源的制约,目前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警戒线。

(三)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和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5.5:75.8:18.7调整为2016年的9.5:49.8:40.7,发展支撑更趋多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一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畜牧产业园、生态农业休闲园相继建成,以高原蔬菜、优质肉羊、优质苜蓿、食用菌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禽饲养量达到245万头(只),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永昌县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二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工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进一步丰富拓展循环经济金昌模式,培育形成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达60%,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全省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试点。三是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加快建设,培育形成紫金赏花、骊靬揭秘、祁连揽胜、工矿探奇、乡村寻美、沙漠历险等六大特色旅游名片,紫金苑、骊靬古城、金水湖景区晋升为4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2%。

二、未来可持续发展思路

未来一段时期,我市将以“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金昌”为主题主线,严格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 “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结构调整、循环发展、城乡统筹、环境优化、治理创新“五个重点”,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重点组织实施全面小康示范、科技创新引领、文化旅游突破、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城乡一体融合、绿色低碳发展、城市品质提升、民生福祉改善、改革开放提速等“十大行动”,规划建设西部香草花卉示范基地、区域现代物流基地、国家重要的镍钴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省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全省高原夏菜基地、全省草食畜牧业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谋划实施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流通业、信息化、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化工产业、能源建设、农业产业化、交通突破、水利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民居建设与改造、精准扶贫、生态环境建设、循环经济、社会事业等“十六个项目工程包”

在城市功能定位上,力争建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示范区、全省创新型城市示范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行示范区,并促进 “四区共建共享”,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现代金昌、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家园。

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重中之重,用好用足国家和省上转型发展政策,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由资源主导向多元支撑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城市发展环境向宜居宜业宜游转变。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节水特色安全循环的农业发展方向,有序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走集约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巩固永昌县全省养羊大县成果,壮大金川区优质肉牛基地规模,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96%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二是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强力扶持“民字号”,走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循环产业链条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工业经济由增量扩能向提质增效转变。支持和鼓励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创新、拓展领域、扭亏脱困、转型发展。三是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扩规增量。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走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三产优化升级之路,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推进“紫金花城·神秘骊靬”大景区建设,努力建设“花文化创意之都”“浪漫休闲之都”“运动健康之都”。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加快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努力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四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协同、城乡融合,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和谐的路子,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建立新型城镇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引大济西”、国防工业基地蓄洪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街景风貌改造,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和城市形象品位。五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转型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双创”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等新模式。加快实施科技创新突破工程、创新载体提升工程、创新资源集聚工程、创新创业服务工程、研发投入保障工程等“五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六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环保底线、生态红线“双线思维”,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藏水于树木花草、生态屏障,藏富于青山绿水,留发展潜力于良好生态,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合理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加快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空间占比高于50%,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空间占比高于5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省上下达指标以内,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七是促进共享发展,增加民生福祉。持续推进民生建设,提高共建共享水平,织牢民生安全保障网,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八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等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实非公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举措与建议

(一)主要举措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市乃至整个河西地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一是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自1995年起,每年从水费中提出一定比例的水资源费,用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建设。2001年起,每年从农口专项资金中拨付10万元,专门用于祁连山林区的护林防火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草原补奖政策启动实施后,将保护区草原全部纳入草原补奖政策实施范围,做到了应封尽封,全面管护。二是多方呼吁制止草原生态破坏行为。针对祁连山石羊河源头采矿、探矿致使生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行为,我市每年组织全国及省市人大代表呼吁加强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门赴京向全国人大及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委汇报相关情况,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对解决祁连山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三是认真整改问题。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发现的问题和央视曝光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永昌县境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各矿点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已拆除,所有采矿类项目植被恢复工作将在今年5月份开始实施;2处水电开发项目责令停产停工,其他水电开发项目督促企业规范了生产生活垃圾处置和危废物管理,并要求其尽快补齐相关手续。

(二)对策建议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祁连山横跨甘青两省,因各地各部门制定、执行的法规政策不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也不尽协调,导致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各自为政,治理手段和方法单一,综合治理力度不够,治理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建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设立国家公园试点,组建祁连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实体机构,统一行使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理职责,并合理划分公园管理机构与当地政府的管理职责,推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进一步迈向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修复。祁连山生态治理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修复难度高、投资大。一是建议实施祁连山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列出专项资金,实施矿区治理、封禁保护、封山育林、植被恢复、生态监测、污染治理等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项目,采取综合措施尽快恢复生态。二是对已关闭矿区,特别是堆积时间长、无法开展机械作业、清理难度大,生态恢复效果不明显的整治项目,建议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防止人为清理可能对周边生态造成二次破坏。三是对历史原因形成的无主矿点,建议出台相关治理恢复政策,组织开展治理恢复工作。

三是明确保护区内项目关闭退出政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我市境内18处采矿类项目按照国家政策已经关闭退出,但一部分煤矿奖补资金未到位,萤石矿、硅石矿补偿政策不明确,建议国家和省上出台相应的奖补政策。保护区实验区内除采矿类项目外,还存在一些手续齐全的水电开发项目,这些项目作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和侵蚀,但是否关闭退出政策不明确,建议明确相关政策。

四是有效解决林牧矛盾。公园内牧民非牧就业能力、机会都很有限,畜牧业仍是其生计所在,为维持基本的生计,牧民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拓展养殖空间,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加之周边牧民季节性放牧,导致生态保护与牧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建议:一是出台牧民退出政策,实施易地搬迁、生态移民等工程,引导牧民逐步退出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实现生态资源永续利用。二是科学合理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逐步将国家公园范围内牧民转化为生态管护人员,转岗从事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使其在参与生态保护和公园运营管理中获益。三是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科学规划、集中建设舍饲养殖基地、人工饲草基地,鼓励牧民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减少草场载畜量,逐步恢复草地植被,改善牧民生活水平;鼓励支持牧民群众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形式从事家庭旅馆、农家乐、森林人家、森林体验和林特产品开发等经营活动。

五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原山丹军马场位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总面积329.54万亩(其中草原184.98万亩,耕地40.3万亩,林地80万亩,其它面积24.26万亩)。随着管理体制演变,近年来马场为了生存发展,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养畜数量,十分不利于祁连山该区域境内生态环境保护。鉴于山丹马场早已从军队序列脱离,不再承担军事方面的职能,且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目前边界勘查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家和省上尽快启动山丹马场移交地方管理程序,按照历史沿革和客观现实,将山丹马场原属各县的区域仍划归各县,实行属地管理,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六是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根据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应由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基础设施、生态搬迁、生态廊道、科研监测、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的投入,工作经费、人员工资、保护经费均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其他投资渠道对园区及为公园提供支撑服务的交通、供电、供水、通信、环保以及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七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位于甘肃省的县区,大多是传统的农牧业县区,近年来,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限制区域内资源开发、种植、放牧等经济活动,以牺牲经济发展的巨大代价换取生态环境好转,这些县区总体经济实力较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建议:一是国家和省上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完善政绩考核制度,调整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标准,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县区考核内容、调整考核项目,加大生态保护在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占比,相应减少其他考核项目权重。

?

?????????????????????????????????????????????????????? 金昌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2017年5月)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